
据2020年5月8日《昌吉日报》(本报记者 廖冬云 通讯员 边琳)“做手术的时候听到你的声音,我就觉得很心安,总觉得好像在哪儿见过你。等我出院后,请你吃我们新疆的羊肉串,你可不能拒绝哦!”4月24日中午12点,州中医医院眼科病房里,陈月华握着山西省援疆医生、州中医医院眼科副主任李冬平的手说。
62岁的陈月华患糖尿病有14个年头,两个月前,她的右眼出血,视力急剧下降,眼前有黑影。4月13日住进医院后,医生诊断她为右眼玻璃体积血,需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听说要做手术,这可吓坏了陈月华,“眼睛上动手术会有风险吗?万一手术失败了,可就啥也看不见了!”了解到陈月华的担心后,眼科主任袁新建说:“你放心,我们科室自2016年就开始开展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各类复杂眼底疾病。现在我们科室来了一位山西的援疆专家,他最擅长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21日就可以给你做手术了。”听了医生的话,陈月华这才放下心来。 4月21日,李冬平是来疆后第一天正式上班的日子。在科室晨会上,李冬平详细查问陈月华的各项指标后发现,各项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可进行右眼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脱离激光治疗。 21日中午13时,在手术室里,陈月华听到手术器械碰撞发出的声音有些紧张。“阿姨,别紧张,您的病情不严重。手术一个多小时就能做完了,您就放心吧!”听了李冬平亲切的声音,陈月华的紧张情绪慢慢平复。在一个半小时的手术过程中,李冬平一边做手术一边给身旁的助手讲解手术的难点及要点。整台手术不仅进行了现场教学,还给陈月华传达了病情信息,帮助她建立自信和疾病作斗争。 手术顺利完成的第二天,李冬平为陈月华测试视力后发现,她的右眼视力已经恢复到0.5,陈月华高兴地说:“能看清楚东西的感觉真好,太感谢援疆专家了!”李冬平告诉记者,陈玉华术后恢复得很好,过两天就可以出院了,8月再到医院进行复查即可。 为什么选择援疆?李冬平面对记者的提出的问题,李冬平打趣说:“去年年底,州中医医院报援疆计划时,点名需要眼底外科副主任,这不就是要我来吗?”李冬平是山西省眼科医院视网膜一科副主任,看到报名条件时,主动找到医院领导报名援疆。李冬平在眼科临床已工作25年,他告诉记者,眼科手术是精细化的手术,不仅难度大,对医生的手术技巧和要求也是极高的,同时也需要高精度的手术设备。 李冬平说:“在做眼科手术过程中,医生是坐在高倍显微镜前的,身体不能动,只有手腕和手指可以动。有时一天要做6台手术,撤台间隙用3分钟时间吃几口盒饭,就是一顿午餐,等做完手术,脖子、腰都是僵硬的。医生必须有好的体能才能做连台手术,为增强体力,我下班后常会约三五好友一起骑车、爬山。” “既然选择援疆就要留下精湛的技术和先进的理念,使科室的医疗水平有飞快的进步,这样即便我回去了,也可以把技术留在医院。”李冬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