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家巡礼 >专家巡礼

专家巡礼●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医师常敏

时间:2018-10-24 供稿:宣传科
充满童心的小儿眼科医生

  

  作为一位斜视与小儿眼病医生,常敏经常与孩子们接触,为了能用简单快速的方法帮助小朋友完成眼部检查,他经常用一些辅助工具,而这些工具中最多的就是玩具,也正是因此,他的办公室放着很多的玩具,就连每次逛街只要看到玩具店,他就会进去淘一些颜色鲜艳有新意的玩具。所以每次查房,只要他一出现在病房,孩子们就会争先恐后围着他。

为患儿在游戏中检查


  作为医生,常敏总给人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很多小朋友在看到他时也没那么害怕。他曾接诊过一个五岁小孩,因十分害怕到医院,第一次父母带来检查时,用的是连哄带骗的方式。做检查时让往上看,可孩子偏要往下看,特别不配合,就这样折腾了十多分钟也没有完成检查。随后常敏建议家长带孩子先到弱视治疗室呆一会,因为那里有很多玩具,先让孩子熟悉一下医院环境。半个小时后,常敏来到弱视治疗室,小孩正玩的高兴,常敏主动和孩子一起做起了游戏,而检查就在游戏中完成了。“孩子们很喜欢颜色鲜艳的玩具,所以我就会用一些小玩具代替医疗工具,其实检查效果是一样的。”常敏说。

  最终小孩被检查出患有弱视,需接受长期视力训练,当天下午,常敏陪小孩一起做了第一次训练,主要是让孩子看一些抽象的图画。每当孩子回答正确时,常敏总会给小孩一些鼓励和表扬,就这样第一次训练很顺利地完成了。让常敏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小孩居然向家长要求再到医院去找那位可爱的叔叔。在此后小孩的整个治疗过程中,也总是离不开这位可爱的叔叔。



送给患儿汽车模型


  “病人有了好心情才能恢复得更快,而让病人有更好的心情也是医生该做的事情。”常敏说。

  有一天,常敏在翻看住院病人病历时,发现一个马上要出院的男孩就要过生日了。孩子来自吕梁,刚来医院看病时因病床紧张可能要等20多天,但家长说如果孩子回了老家,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来。想到这孩子的病情,常敏便安排病房在观察室加了一张床。一切检查结束后,常敏便给孩子做了手术,在手术的过程中,孩子表现得很勇敢,也很懂事。每次查房,孩子看到常敏来就很有礼貌地叫他叔叔。有一次聊天,常敏知道孩子平时最喜欢的玩具是汽车模型,但因在小县城很少能收集到真品。正好常敏平时也比较喜欢收集一些汽车模型,于是在他得知孩子过生日后,就在自己的模型里找了一件特别的送给孩子。拿到意外的生日礼物,孩子特别的高兴。

患者的感谢是一种激励


   作为一名医生,获得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和肯定是最大的幸福。

  常敏曾收治过一个只有5月大的婴儿。家人发现无论给孩子什么玩具,都不会伸手拿,便带着孩子来到医院检查,最终发现孩子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当时家人特别伤心,同为人父的常敏特别了解家长的心情,一边安慰一边表示会尽快的给孩子做手术。

  白内障手术并不难,但在一个只有5月大的孩子身上做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常敏当天就安排患儿住了院,第三天就给孩子做了手术。第一次做的是右眼手术,平时只要做半个小时的手术,做了一个小时。第二天又安排了做了另一只眼睛。为更好地观察患儿康复情况,他专门把患儿病床安排在自己办公室对面的病房,以方便随时去看望。

 因为孩子生活在农村,家长往返太原并是很方便,常敏特意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了他们,以便随时联系。经过一年康复,孩子的视力恢复得很好,不仅可以和大人玩耍,而且更爱笑了。为了感谢,家长最后一次复查时送给常敏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妙手回春,医德高尚”。

 常敏说:“为了孩子们的健康,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每当患者和家属感谢我时,我就感到一种鼓励,这些会让我做得更好,所以我应该感谢他们。”

(原载《山西青年报》有删改)


(爱眼日接受媒体采访,宣传眼健康知识)


(太原电视台授权发布,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