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家巡礼 >专家巡礼

专家巡礼●玻璃体视网膜病 I 科主任张东昌

时间:2018-09-28 供稿:宣传科
用肯定语气加强患者的信任感


对眼科医生来讲,确认手术眼别也是整个手术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从术前护士给患者清洗眼睛、滴眼药水到进入手术室后核对病历和患者,每一个环节在交接时都要反复核査,直到上了手术台,张东昌也要再一次亲自向患者核对一遍。

多年前的一次手术,在患者躺到手术台上后,张东昌按照手术查对制度进行术前最后一次核对。他问患者:“老张呀,现在该给你做手术了,咱们今天是做的是右眼的手术吧?”过了两分钟,老张才很不情愿地“嗯”了一声。

张东昌没想到,就是他的这一句问话,让老张在手术台上紧张了两个小时。术后查房时,老张问张主任:“你是我的主刀医生,我都躺到手术台上了,你还不清楚到底是给我哪只眼睛做手术?”其实,那只是一次例行的核对询问。在张东昌给老张一再解释后,老张还是有些不高兴地说:“直到下了手术我都在担心你是不是给我做错了。”张东昌事后一直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老张的误解呢?那应该是自己说话的语气。

后来再进行术前核对时,张东昌就不再用询问的语气,而是改为肯定的,诸如:”老李,今天该给您的左眼做手术了,我现在再和你核对一下……”

他说患者到了医院心情都会紧张,有几次给患者打针,患者一进处置室就开始脱裤子。他问为什么,患者反而问打针不都是往屁股上打吗?其实,眼科疾病的很多针是打在眼睛上的。很多医生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对患者来说,却是头一次。



聊天手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张东昌上手术前总爱和患者聊天,尤其是对于手术敏感、过度紧张的患者。

有一个30多岁的男人,术前就很害怕,每次查房时都要不停地问我这手术大不大呀?得做多长时了呀?甚至问你们是怎么给我割开眼睛的,是不是用刀子?这让张东昌哭笑不得,张东昌和他开玩笑说:“我们手术不用刀,吹一口气就割开了。”手术那天,他担心患者血压升高,增加手术风险,专门请了内科医生进行监护。没想到患者果真刚躺手术台,心率就升到110,血压也升高了。麻醉师一边注射麻药,张东昌一边和他聊天“孩子多大了?你的老家运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啊……”提起自己的家乡,这位患者立刻来了兴趣,滔滔不绝地给张东昌讲起了运城的旅游景点,心率和血压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手术后他和张东昌说这手术也没什么感觉嘛,早知道这么简单,那之前的紧张不是瞎操心嘛!



加班看病却被患者误解

视网膜玻璃体1科是省重点科室,患者多、手术多。记者采访的当天下午,他一口气连做了6台手术,有时手术时间长,从早晨8点能一直做到晚上8点。张东昌不按时吃饭就会低血糖、双手发抖,不过他也就随便吃上几块饼干后就继续投入工作了。

几年前,有一次在他连做了4台手术,下楼梯时不小心摔了一下,膝关节肿得像馒头,医生要求他至少休息半个月。可他只是让骨科医生给安了一个夹板,涂了一些化血的药膏,第二天就一瘸一拐地上班了。

那天下午,张东昌门诊看到了6点多,送走最后一位患名正准备下班,突然又来了两个学生模样的孩子要看一下眼睛,也没有挂号。张东昌想反正下班已经晚了,就给他们看看吧。诊断后,这两个学生是轻度近视,于是就让他们去验光、配镜就好了。自己一拐一拐地回到办公室,准备换衣服回家。

没想到还没换好衣服,那两个学生就推门进来很生气地指责说他,让我们去验光,你就溜了,验光结束了,我们去哪配眼镜呀?张东昌只得耐心地给他们解释说眼睛没有什么疾病,验完光配副眼镜就行了,已经诊断清楚了,不用再看了。他说自己也觉得有点委屈,但还是为能够给患者看病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