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sykyy@163.com
0351-8286990
sxsykyyhfbgs@163.com
0351-8286766
ykyyjjjc@126.com
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为进一步增强群众爱眼护眼意识,助力眼健康科普工作,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联合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客户端、上海市眼健康促进中心、健康上海行动院士科普基地发起的“2024人民好医生眼健康科普行动”在人民网1号演播厅进行系列科普宣讲及阶段展示。山西省眼科医院院长李俊红教授担任现场点评专家,我院选送的眼健康科普情景剧《明眸传奇——白娘子于青光眼预防》进行了展演并获专家组好评。同时,山西省眼科医院成功入驻人民好医生客户端,我院科普团队获得“人民网好医生科普资深签约作者”称号。
“2024人民好医生眼健康科普行动”是为响应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的号召,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鼓励和践行自主自律健康行为,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自我保健和养护能力。由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发起的全国性科普活动。致力于邀请眼健康领域的医务工作者和专业人士参与,创作兼具科学性、科普性和创新性的科普作品,帮助大众更好地了解疾病健康知识,提高大众健康素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现场,30支来自全国各地的眼健康科普团展示了生动有趣、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专家团”频频称赞并期待未来有更多优质的眼健康科普作品解答公众疑惑,助力眼健康科普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不论是小品、相声还是脱口秀,都是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眼健康的科普知识,让大家深刻感受到眼健康的重要性。”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说,眼科医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有责任和义务将专业知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普及给群众。如何进一步提升眼健康科普作品的水平,让科普信息有效传达?范先群认为,首先要确保科学性,传播真实准确的内容;其次要具备艺术性,让受众从科普作品中接收和掌握知识点;此外,作品应做到普及性,语言要注意精炼,作品故事性越好传播力越强。希望眼科专业人士能不断提高科普作品的质量,在未来的眼健康科普工作中持续成长,不断进步。
现场,由范先群院士、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大鹏,广东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及眼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学科带头人余敏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眼科主任杨柳,天津市眼科医院院长张伟,山西省眼科医院院长李俊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蒋沁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团”认真观看了30组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的科普作品,并从专业的角度给出指导和建议。
李俊红教授说“检验一个科普作品好不好?从传播角度来看,应该是受众能不能‘记得住’。一个选题和创意俱佳的科普作品,如果能以接地气、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让大家‘记得住’,才是一个优质的科普作品。”。
▲范先群院士与参会的全国眼科医院院长、专家和人民网领导
▲范先群院士与李俊红教授与我院眼健康科普团队
▲ 山西省眼科医院眼健康科普团队
▲山西省眼科医院入驻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合影